采購erp管理系統優勢有哪些
ERP采購管理優勢。
一、傳統的ERP采購模式明顯的缺陷
(1)企業經常把材料采購與物料管理結合起來,大多數企業都把采購職能和銷售職能結合起來,組成了供應商部門。其不足之處是材料管理、采購管理、供貨商管理均由職能部門負責,缺乏必要的監督控制機制;與此同時,供給部(科)承擔著原材料供應的重要任務,為了保證原材料的正常供應,必然要增加采購量,特別是在原料價格上漲時,這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積壓,并增加了大量應付賬款。
(2)業務信息交流薄弱:信息不共享,因為大多數采購作業和同供應商的談判都是通過電話進行的,因此不需要文字記錄,采購信息和供應商信息基本上都由每個業務人員自己掌握。它所產生的影響是:業務的追溯性很差,一旦出現問題,很難進行調查;同時,采購任務的執行情況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力,人員的職位變化對業務的影響很大。
(3)采購控制通常是事后控制:盡管我們認識到事后控制也會產生某種效果,但畢竟,事前控制可以為企業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損失,特別是當一家企業跨越多個地區時,其事前控制的意義會更加明顯。
將ERP項目應用于企業的管理后,它所具有的各方面優勢都得到充分發揮,特別是在采購方面更是不容忽視。
二、ERP下企業采購管理的突出優勢體現在
(1)重新設計采購管理程序
由于傳統的采購管理主要是由物資供應部完成的,erp系統對采購管理流程進行了再造,注重各部門間的協調、聯動與制衡,將部分業務如檢驗入庫、財務付款、供應商管理等從采購模塊中剝離出來。例如:ERP系統再造采購管理流程。
ERP系統的設計方法是把要完成的工作分解成相應的任務,然后對應于相應的模塊,把屬于一個模塊的職責整合成一個工作組,其優勢包含三個方面。
一是同類業務集中處理。把多個部門同一項責任歸于一個部門,實行集中管理,減少了許多協調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把存貨責任從原來的職能部門中分離出來,有利于加強對采購業務的監督。在庫存管理方面,始終希望庫存所占資金最小,同時降低庫存管理成本;而采購部希望庫存盡可能多一些,及時滿足生產需求。這種一對矛盾的關系,使庫存部盡可能地根據生產消耗制定補充庫存計劃,而采購部則通過定期檢查庫存,確定所需采購的品種和數量。磨合一段時間后,股票價格就會調整到比較合理的水平。
三是材料管理與資金管理分離。由供應部制定傳統模式下的采購付款計劃,然后將其付款通知財務。ERP模式下,將財務告知支付功能從財務分派到財務部,體現了資金流隨物流流動的管理理念,避免了采購部門在供應商支付方面的人為因素,同時,因其在財務部的付款權,對盲目采購具有很大的制約作用。
(2)商業信息的高度共享
ERP系統作為現代企業的內部管理平臺,其重要特征是信息的即時集成。這個功能使得ERP平臺上的所有人,在一組來源中,只要有一組正確的數據,就可以共享業務信息。ERP系統具有信息即時性的特征,它能使各種業務數據得到實時聯動的更新,企業管理者和職能部門、采購管理相關業務人員也能隨時了解企業外部市場狀況及變化,把握企業內部各種信息,做到知己知彼。有助于科學決策,及時合理配置資源,強化采購成本控制。在ERP實施之前,成本信息是靠人工進行計算的,及時、準確很難保證,而信息的集成可以為決策的科學化提供條件和依據。
(3)業務活動的追蹤能力得到提高
信息量高,便于業務人員了解和掌握有關信息。具體地說,在采購管理中,由于以前的采購詢價,報價都是通過電話通訊完成的,難以追蹤相關信息。并且ERP系統要求將所有的采購文件都記錄在系統中,便于查詢任何一筆交易的細節,減少了業務操作中的人為因素,確保信息的原始狀態和真實性,并且可以隨時追溯。
(4)供應商管理工作得到加強
供貨商管理是采購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的供應商管理中,存在著許多人為因素,利用ERP系統,系統會根據設定的指標對供應商的供應情況進行分析,主要包括供貨商的供貨質量分析、數量分析、價格分析、售后服務分析等,并根據分析結果制定供應商管理策略;如果基于供應商的評估評分,決定該供應商的材料供應份額等等。這種情況下,業務人員的流動對工作的影響程度將大大降低,新來的業務人員可通過系統方便地查詢與自己業務相關的供應商名單、聯系方式、供貨歷史記錄等,并根據制定的供應策略進行采購。
(5)采購管理管制制度完善
在ERP系統中,事前控制,事中監督,事后分析,這是ERP系統與傳統信息系統最明顯的不同,尤其是在控制采購成本方面。事前控制。
ERP的成本管理采用了標準成本系統,它通過預先設定的成本標準來限制采購成本。這是員工努力工作的目標,也是對實際采購成本節余或超支的度量,從而對成本起到事先控制作用。事中監督。
監督部門在采購過程中,根據預先設定的成本標準,以及ERP數據庫中的歷史采購價格和其他企業對同一產品的采購價格,可以隨時發現此次采購是否節約或超支,有助于企業快速制定改進措施,達到降低采購成本的目的。事后分析。在采購流程完成后,通過實際采購成本與標準成本及ERP數據庫進行對比,企業可定期進行分析評估,及時總結經驗,為今后降低成本指明方向,實現成本事后控制。
評論 |0|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