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財務軟件使用占比
通過四大所,立信,天健,瑞華,大華,致同,大信,大信,國際會計師事務所,了解國內中小企業使用的財務軟件的占比。會計事務所審計信息化是指事務所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審計,為信息化環境下的審計提供支撐,并可以對信息系統進行審計。會計公司通過利用各種審計軟件和信息系統,對會計事務所的審計經營和內部管理進行管理。
一、財務軟件信息分類
常用財務軟件可分為風險評價軟件、審計操作軟件、審計管理軟件、知識庫系統、審計決策系統。目前審計軟件呈現系統化趨勢,各種系統集成及各個子模塊共同組成了一套完整的審計信息系統。
1.風險和內部控制評估軟件
由財政部和其他五部委聯合發布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企業內部控制的配套指引》,本章附有《內控審核指導意見》,并提及有關內控審計軟件,例如立信稅思內部控制及風險識別和預警管理系統、迪博公司的風控軟件、鼎信諾的內審風控系統等。內部控制風險評價體系是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狀況進行分析和評價,進一步以風險為基礎的審計,有針對性地編制審計計劃。
2.審計業務軟件
審核工作軟件包括數據采集與分析軟件、查詢分析軟件、基礎稿、審計采樣軟件、審計專用審計軟件等。
(1)數據采集與分析軟件是指對被審核單位財務系統、業務系統等信息系統中的數據,按照數據接口程序,進行數據采集,并對軟件進行分析。國內對軟件數據接口的會計核算標準主要有三種:
1998-CSIA/ABM98001,由中國軟件工業協會財務和企業管理軟件分會(CSIA/ABM98001)編寫。通稱為98001接口。2002年,上海市質監局發布了SHCT上海技術監督局標準《信息技術會計軟件數據接口規范》。通稱上海財務標準接口。2004年9月20日,國家質檢總局、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了《信息技術會計軟件數據接口》(GB/T19581-2004)標準,并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常稱之為國家標準。
以上三種數據接口標準都是針對會計軟件而設計的,但是它們也可以被用于審計軟件。一些審核軟件將具有特殊的采集模塊,通過上面的數據接口進行采集。還有一些審計軟件沒有通過數據接口,而是直接從金融系統的數據庫采集到的數據。外國的金融系統有些會有專門的審計界面,此外,還有嵌入式審計實踐,例如AIS(AuditInformationSystem)就是嵌入在SAP系統中的審計模塊。常用的能夠進行數據采集與分析的軟件主要有ACL、IDEA,目前國內大多數審計軟件系統都具備了金融系統的數據采集功能。
(2)數據采集后,可通過查詢軟件查詢和分析有關財務數據。能夠方便快捷地進行總帳,明細帳,往來帳單等查詢。另可進行數據分析、帳齡分析、抽樣分析等分析功能,是財務信息處理的查詢與分析系統。
(3)底稿軟件主要用來制作審計程序的底稿。能根據收集到的數據自動生成局部底稿。就像eCPA的底稿軟件一樣,宣傳說可以在10秒內自動生成超過200份底稿,其中包含未審報告和各種類型的清單。審定表,說明等;自動對憑證數據進行憑證檢查;在各種底稿之間建立交叉索引;隨時檢查和錯誤提示;輸入調整分錄后自動生成調整后的報表和明細表;報告說明數據和說明WORD文檔自動生成。底層軟件也應該是底層文檔管理系統,建立審計目錄,與相關的底稿文檔鏈接,EXCEL,WORD,掃描文件,還有錄相記錄文檔,在以后信息化環境下,審計底稿格式將更加多樣化。將全面管理審計底稿軟件。
(4)取樣軟件可以是獨立的軟件,更多情況下需要取樣工具軟件。
在現代審計中,抽樣調查廣泛應用于審計風險、抽樣風險等方面。采用審計抽樣軟件,減少抽樣風險。采樣量是指審計抽樣軟件在確定可信賴程度和選擇的統計抽樣方法基礎上計算的,并可隨機抽取樣本,以評審結果推斷總體。抽樣調查軟件既可用于人工、在會計電算化條件下,又能更好地發揮抽樣調查功能,如能直接調用相關抽樣信息,構成測試審計底稿的大部分內容。
(5)專用審計軟件是為了完成特殊審計的目的而進行的審計,例如基本工程預決算審計軟件、海關審計軟件、財務預算執行審計軟件、銀行審計軟件等。
3.會計公司管理軟件
即會計師事務所內部管理相關軟件,一般包括事務所辦公自動化、審批流程管理、客戶關系管理、項目管理等功能。
4.項目管理軟件的審計
審核項目管理軟件是指審計項目全過程管理軟件,包含審計項目排期、審計資源配置、審計人員調度、項目實時跟蹤管理、審計質量實時跟蹤、審計工時管理、審計費用結算等。
5.知識基礎制度
知識體系包括法律法規、審計準則、會計準則和應用指南、審計案例庫等。
6.審計決策軟件
遇有問題時,使用專家決策系統進行職業判斷,形成審計決策軟件。
二、財務軟件的使用情況
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中排名較高的會計師事務所,所有審計軟件均采用審計軟件,這也說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信息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會計事務所采用了大量的數據處理軟件EXCEL和WORD進行審計,并采用了大量的數據處理軟件進行審計。
三、國外財務軟件與國內財務軟件的區別
伴隨著審計軟件的發展,國內外審計軟件的功能與結構越來越接近,呈現出趨同的趨勢,但也存在一些差異,尤其是觀念上的差異。外國審計軟件更注重把審計方法融入固化的審計軟件系統中,更加體現風險導向審計的思維,根據系統評估的風險制定審計程序,并對審計目標是否實現提出控制提示。內含各類專業審計程序和審計底稿模板,具有上載審核意見的功能,重視審核意見的回復,相關問題的解決,是審計作業系統與隨后審計質量控制體系的融合,思路是減少人工控制,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內審軟件更加注重提高審計工作效率,關注財務系統數據的采集,能自動生成盡可能多的審計底稿,抽樣時能設置條件,自動抽取樣本信息。國產審計軟件的設計思路就是要使事務所迅速看到信息化的成果。但是,當遇到像SAP、ORACLE這樣不支持采集的大型ERP系統時,可能不再使用國產審計軟件,而是直接通過EXCEL審計。與此同時,由于國內會計師事務所較關注審計軟件成本,導致國內審計軟件價格較低,軟體廠商能力不強,服務質量受影響,發展受限,進而影響事務所審計軟件的實施效果,這導致了審計信息化建設的進度不夠快,效果也不夠。這就要求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和審計軟件廠商進行深入合作,打破這種局面,進入良性循環。
四、國內事務所和國際事務所在使用財務軟件方面存在差異
會計事務所推行審計軟件的態度是否堅決,將極大地影響審計軟件使用效果。國際性會計公司要求系統地使用審計軟件,審核全部通過軟件系統完成,再對電子底稿進行修改,對審計電子文件的歸檔要求比較嚴格,相關資料掃描后進入電子底稿系統。一些國際會計公司的審計底稿已實現無紙化。
評論 |0|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