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系統是什么意思啊?erp系統是什么?
ERP系統是站在全公司的角度,管理全公司的技術、采購、庫存、生產等信息。ERP的概念是好早以前隨著這個加入WTO的時候傳到中國,隨著企業信息化的飛速進展,ERP在中國也進入廣泛普及階段,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什么是erp,erp應用更加務實、業務范圍更加廣泛、涉及的業務深度逐漸加強的ERP正為廣大的中國企業所期盼。然而,目前國內的ERP應用并不盡如人意,就整體而言,我國在應用ERP上呈現出不平衡的發展趨勢。各個企業差距較大,能夠真正成功地全面實施ERP管理系統的企業并不是很多,落后的企業管理水平將嚴重制約ERP的運用ERP的發展是管理思想和計算機技術的結合體。
一、ERP系統在國外取得了成功
從ERP的產生歷程來看,ERP的成熟完全符合理論、實踐、再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在20多年的發展中,經過不斷的實踐管理理論的應用和創新,其系統內涵和基本模型已經十分清晰。而ERP的成熟不能只看這個軟件本身的管理思想是多么的流行,更主要的是看ERP本身蘊涵的管理理論是不是在實際中已經得到了運用,在發達國家的成功運用證明了其思想是成功的。
二、時代的發展給了ERP系統的機遇
現今,電商行業發展很快,如果ERP功能故障得不到解決更會進一步消磨用戶對產品的滿意度。電商ERP軟件涵蓋了采購、訂單、庫存、財務、統計、商品管理等所有模塊,但多數人都不知道什么才是最適合自己的,即使已經在使用了,也做不到物盡其用,沒有最大化ERP的效益,其實根源在于不了解ERP售后服務的重要性!
知識經濟的概念已被大眾普遍接受:以知識為基礎,科學技術為核心的經濟,依賴于知識的生產、掌握和應用。ERP系統是知識經濟的產物,ERP系統在社會上,特別是管理領域,時不時被媒體炒作一下,有人完全否定,有人支持,眾說紛紜,說法都不同莫衷一是。如果說知識經濟的產物中不包括ERP,那顯然站不住腳。如果說ERP系統在企業實施的成功率很低,甚至低到為“零“的話,那么我們的企業還需要ERP嗎?
目前中國經濟的大環境正處在轉型和發展階段,市場經濟的深化改革,從農業化發展為城市化工業化,要從全球化的長遠眼光和發展目標來關注信息化管理。就是說,我們不僅要在迅速工業化,而且也要跟上管理的信息化。歷史給我們提出了一個難題,就是要我們兩步并成一步走。ERP雖不是神丹妙藥,但它確實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以目前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的粗放式管理現狀,加上體制改革尚未完全到位,以及所有者缺位等諸多因素,如果還不借助信息技術和手段來提高企業的素質,企業在殘酷市場競爭中將無立錐之地。
三、引入ERP管理系統是企業大勢所趨
理由一:企業外部競爭的需要。全球市場競爭激烈,數字化管理無國界,企業信息化建設,雖然不能完全解決產業競爭面臨的所有問題,但能為企業提供一種高效率的管理工具。ERP系統作為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核心,其內涵和外延很廣,它不僅幫助企業建立了一套信息化管理系統,更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現代管理思想和方法,通過業務重組、組織重組和管理重組,能夠改變我國企業傳統管理粗放、落后的局面,進而建立一套符合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因此可以說,企業進行信息化改造、應用ERP系統是我國在全球市場競爭中的需要。
理由二: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關鍵是ERP系統先進的管理思想,將企業外部客戶的需求、企業內部的生產制造流程以及供應商資源整合在了一起,體現了以客戶為中心、整合經營的宗旨。之所以決定實施ERP,考慮了幾個方面的原因:業務高速增長,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統已經成為公司發展的瓶頸,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需要企業的管理水平跟得上國際先進水平。ERP系統是一種新型的國際公認的現金的管理模式,同時它又是一套先進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只有從整體上認識到ERP的戰略管理優勢,企業才會下決心去真正實施ERP系統,使ERP真正與企業的業務流程和內部資源相整合,而不是僅僅買幾臺PC機,以為有了計算機就是現代化。
理由三:企業順應知識經濟時代的需要。蒸汽機和電的發明與使用,把人類社會從農業經濟時代推向工業經濟時代。今天,微電子技術的進步、計算機的發明與使用,以及Internet的迅速推廣,將人類社會從工業經濟時代逐步推向知識經濟時代。那么知識經濟時代的特點是什么呢?有人說:“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面向過程的靈活生產、權變式的管理以及由一國向全球化擴展,這些都是即將到來的經濟時代的一些特點。”知識要素中最核心的是信息資源和網絡技術,在知識要素生產力中占到了將近40%的比例。作為知識經濟的典型代表,ERP系統就是運用知識的能力直接影響企業的創新、生存與發展,并通過各種形式、不同內容和不同程度地使企業全員接受新經濟、新思想、新理論和新方法的培訓教育。現在ERP已越來越多地影響企業的各個環節,包括企業人事、財務、物資管理、生產、供應鏈、銷售環節等等。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對企業來說意味著變革和創新,而ERP正迎合了這一特征。
理由四:深化改革需要中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一個最根本的因素就是體制改革,體制改革的首要目標就是產權明晰和權責分明。解決了以上問題后,一個現實的問題就擺在企業家的面前———如何提高企業現有管理水平和業務流程?通過實施ERP系統,可以幫助企業在原來改革成果的基礎上,深入挖掘企業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為我所用。在企業內部,產、供、銷、人、財、物各環節通過ERP提供的功能可以完全實現電腦化、集成化、自動化,為管理人員提供強有力的管理工具;在企業外部,與SCM、CRM整合后的ERP系統可以實現企業與供應商和客戶的信息自動交互,從而提高整個采購環節和客戶關系管理的效率,同時,通過ERP系統還可以與第三方的B2B網站全面鏈接,實現網上的電子商務,從而減少大量中間成本,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因此可以說,ERP是我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需要,對鞏固企業改革成果、進一步挖掘資源潛力具有重要意義。
理由五:民族軟件事業發展的需要。美國管理學權威彼得·德魯克說,知識是比原材料、資本、勞動力、匯率更重要的經濟因素。在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中,經濟的增長除了資金的投入和勞動投入引起的增長以外,其他的都叫知識要素的增長率。凝聚著知識,或者說知識含量很大的ERP軟件技術和產品將在企業中起到關鍵性作用,并且為中國的經濟增長作出貢獻。據稱,全球500強企業都使用ERP軟件,目前正在推行全球化供應鏈管理技術和敏捷化后勤系統。此外,許多小型企業也在紛紛應用ERP系統。作為一個泱泱大國,要讓國內企業順應知識經濟時代發展的潮流,中國不能沒有自己的、擁有自主產權的ERP軟件產品。好在中國目前已經擁有了自己的ERP制造廠家,并不斷得到迅速發展,如金蝶、用友、浪潮等大的ERP軟件公司,還有管家婆、幣加德這樣小的ERP軟件公司,這與國家科技部對中小創新高科技企業的無償援助與大力扶持是分不開的。民族軟件產業的發展少不了ERP,ERP也必將帶動中國民族軟件產業的整體壯大。
通過分析,筆者認為,ERP系統在中國未來的發展前景良好,因為中國企業需要ERP系統。國內財務軟件開發商由于面對中國國情,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思想,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使得國產化財務軟件在中國得到蓬勃發展,隨著企業認識的不斷提高,以及ERP廠商對自身產品與技術的不斷完善,ERP在中國必將大有一番作為,其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將遠遠地超過現有的財務軟件,中國企業也將在應用ERP系統的過程中得到快速發展。
評論 |0|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post a comment.